西域汉人也能凭借汉人的先进技术、制度,自成一股势力,不敢说独霸域外,最少也能撑个上百年吧?
毕竟安西都护府都能在吐蕃、回纥、阿拔斯三面包围的情况下支撑四十多年!
如果他们能再多撑几十年,说不定就能赶上张义潮的归义军打通河西,一同回归大唐了。
暗室,刘彻仔细听着高阳提出的西域长期策略,脸上闪过一抹惊喜。
要知道,整个大汉知晓西域情况的人本就寥寥无几,而即便是踏足西域游遍诸国的张骞也没拿出过这么有远见的策略。
“高阳对西域的熟悉,当真是超乎了朕的意料。”
“他主张的应对西域诸国之策,面面俱到,稳扎稳打,和你的风格很像啊!”
刘彻长舒一口气,面带笑容的说道。
卫青听了,不由自主的点头表示认同。
“西域乃河西延伸,河西于大汉于关中于长安之重,非同小可。”
以他这个大汉大将军看来,高阳提出的建议非常具有可行性,而且完全是建立在大汉并未接触西域,甚至连河西都没拥有的情况下!
这样看的话,更显的弥足珍贵。
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,此言诚非虚也!”
就连一向对打仗花钱很是抠搜的郑当时,也不得不承认。
高阳所说的化西域为大汉不可分割之土,虽然眼下需要付出,而且要持续多年,但成功之后获得的回报,亦是惊人!
更重要的是,牢牢掌控西域对华夏带来的利益远不止是一些土地而已,还能极大开拓视野,与其他国家进行更加频繁更加直接的交流。
郑当时正是看到了这一层才认可的。
刘彻从胡床上起身,来到铜案前,看到地图上面有关西域的模糊标注,凝视许久。
“张大夫曾言,西域之大不可估量也。”
“不知朕有生之年,能否目睹我大汉儿郎兵出西域,布威于万邦...”
一阵惆怅过后,刘彻转而笑道:“去病那小子是怎么回事?动辄就要屠屠,朕可没教他这些啊?”
卫青讪讪笑了笑,“陛下恕罪,怕是他听人说些战国名将的事迹,心生效仿。”
“是那长平之战的白起吧?这小子志向倒是不小,呵呵。”
刘彻也没恼,开了个玩笑过后重新坐回胡床。
另一头。
“先生说的真好!”
霍去病听的如痴如醉,末了兴奋的举起了手:“就是如果能讲的再详细一些就好了,嘿嘿。”
高阳咽了口唾沫,还能怎么办?吃人嘴短拿人手软,天底下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!
“这么跟你说罢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西域这地方很特殊,所以不能用常理来看待。”
“自然的,要想在西域扎根将其牢牢控制,也得行一些非常之法!”
高阳深吸一口气,历朝历代在西域的处理上都证明了一件事。
那就是不能以中原的财赋来供养西域,至少不能是全部。
否则的话,就算是再强大的王朝,也顶不住这样的消耗,必须发掘出西域自身的潜力,如此才能达到自力更生,减轻压力的目的。
“非常之法首先就是兵,西域周围有诸多外敌窥视,必须维持一支劲旅才能威慑住外敌,压制住西域诸国。”
“而这支劲旅绝不能完全由朝廷负责!”
霍去病懵了,军队不由朝廷负责,那岂不是有了自立的危险?
暗室里的刘彻也紧张起来,这话有点不对劲!
别说是劲旅了,就是普通的一支军队他都不可能容忍脱离朝廷掌控的情况发生。
“先生,西域远离长安,朝廷不负责的话,他们恐怕会生出二心吧?”
高阳摇了摇头,反问道:“你既然知道西域离长安很远,就应该想得到如果维持这样一支大军在西域,每年要运送的粮草、武器、辎重,是什么天文数字!”
“至于说他们生出二心?错!”
“正是因为西域远离中原,四周又有外族觊觎,这支汉军身在险境必然需要依靠朝廷。”
“我说的不能由朝廷完全负责,是让他们在西域屯田戍边,自给自足是不大可能,不过可以大为缓解朝廷的压力。”
霍去病表情更加迷茫了,屯田戍边?这是几个意思?
“屯田?军队是用来打仗的,屯田这种事怎么能让士兵们干?”
“这样的话,就算劲旅也会变成普通的军队!”
高阳点了点头紧接着又摇了摇头,他不否认霍去病的猜想。
因为眼下大汉的军队是由京师兵和地方兵构成的,京师兵便是南军和北军,而地方兵则是各地郡国的兵。
一发生战争,便由京师兵作为主力,辅以地方兵出征,如果事态紧急或者兵力不足,还会临时征召良家子参军。
京师兵的人数并不多,地方兵更是需要维护郡县治安,所以汉武帝时期对外战争往往都需要征召大量的良家子临时参战。
这些人虽然说基本都有习武射艺,但本质上并不是职业军人。
如果要让他们前去千里之外的西域进行长期驻扎,必然是不行的。
“想在西域扎根的话,派去西域的军队就必须做出改变,难道你要西域驻军每年一轮换?”
“怎么可能,来回路途都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了...”
霍去病刚吐槽完就发觉了不对劲,京师兵自然是不可能在西域驻扎的,他们还要拱卫长安呢。
那么谁去西域?地方兵?更不可能了!
必然只有临时征召的良家子组成的军队驻扎,这样一来的话,问题就出现了。
良家子在关中可是有家有田的,让他们为了军功荣誉上战场可以,但是让他们背井离乡去西域?
高阳的声音再度响起。
“在西域驻扎的军队,必须把那你当做自己的家才行!”